Search

李峻嶸:社區大爆發的慘痛教訓- 20200730 - 觀點 - 明報新聞網

yangperistiwa.blogspot.com

放寬入境者檢疫的錯誤 反映施政思維

如此重大的決策錯誤,有高官問責應是最起碼的要求。但這次悲劇所帶來的血的教訓,應該是更深遠的。

全面封鎖邊境,當然不切實際,也不人道。但為什麼在眾多海外地區疫情仍然嚴峻時,政府就如此放寬了針對入境者的檢疫政策?為了亡羊補牢,政府在7月26日宣布會收緊針對機組人員和船員的檢疫安排,變相說明了早前部分放寬檢疫措施的決定,根本就不是如政府原先所說的那麼「必要」。出現這樣的錯誤,除了可能因為個別官員輕視了疫症的潛在威脅外,也反映着歷年來政府的施政思維。

全球化年代帶來了這樣的一個字眼:race to the bottom。有人將之譯為「逐底競爭」。簡單來說,這概念要表述的,是各地為了爭取資金來投資,所以對資本的利益大舉讓步。例如政府對環保的要求往往令營商成本提高,而在資本可以輕易被轉到別國的時代,各地政府為了留住和吸引資金,就會覺得放寬環保政策是「必要」的。換言之,各地政府為了追逐資金,寧可讓環境被破壞。這過程就是「逐底競爭」。

香港政府當然沒有說過自己在玩「逐底競爭」這一遊戲。但事實上「逐底競爭」的思維一直都影響着政府施政。為什麼利得稅長年要維持在低水平?為什麼不立法規管工時?為什麼不搞全民養老金?「競爭力」往往是政府提供的主要理由。當權者認為,加大財團的稅、改善勞工保障、完善福利制度等等措施,都會趕走資金。資金走了,就業崗位就沒有了。因此,為了香港的競爭力,政府大都不願實施那些有利香港普遍市民提升生活質素的政策。

「逐底競爭」絕非我們需要的

疫情下,為了維護公共健康,各地無必要的商業活動要停擺或受到高度限制。「逐底競爭」因此就多了一個項目。哪個地方放寬防疫的限制,就意味着有機會爭得更多生意。6月初香港放寬船員換班的檢疫安排後,據報就有大量輪船來港。表面上這鞏固了香港國際航運中心的地位,卻不幸地可能是令香港社區大爆發的主因。政務司長張建宗日前辯稱,豁免海員檢疫是因人道理由。但如果政府容許輪船在香港換班,卻又未做好足夠措施保障船員工作場所和他們在港逗留地方的安全,又有何人道可言?如有外籍船員因此被感染,他們也和香港居民一樣是「逐底競爭」邏輯下被犧牲的一群。

「逐底競爭」絕非我們需要的。繁榮如果是建築在缺陷處處的社會保障、差勁的勞動條件之上,那樣的繁榮對大部分人而言,又有多大意義?全球有極多社福制度和勞工保障遠比香港優勝的地方,當中不少都在享受富裕社會帶來的好處。由此可見,「逐底競爭」很可能不是一個經濟體繁榮與否的重點所在。競爭無疑是存在的,但人才之提供、宜居的環境都可以是競爭的項目。「競爭力」根本不應是政府否決改善工人權益和社會保障的藉口。

徹底改良社會保障 成市民抵抗危機後盾

無論是金融危機還是疫症,都在告訴我們,遠處的危機隨時可以波及香港的經濟民生。政府理應承擔的任務,就是讓市民在突如其來的危機下也能維持體面的生活質素。就算有些人認為世界已走向所謂的「逆全球化」時代,也不會改變這個情况。而且全球疫情不會那麼快就過去。世上沒有任何政府有條件「寫包單」可以長期禁絕本土個案出現。陳肇始在7月較早時說我們要接受在新常態下生活。就算香港能戰勝今次的社區大爆發,未來的防疫措施也很可能是時緊時鬆。既然明知危機隨時再來,如政府只等待下次危機來臨時始「急就章」再推出保障總不夠全面的一次過措施,就是敷衍塞責了。政府從新一波疫情應吸收的教訓,就是應放棄對「逐底競爭」的迷信。不再讓民生政策服膺在競爭思維底下,徹底改良社會保障架構(如失業保障),讓它真正能成為市民抵抗危機的後盾,才是政府理應做的事。

作者是理大專業及持續教育學院社會科學、人文及設計學部講師

[李峻嶸]




July 30, 2020 at 03:35AM
https://ift.tt/2Xa2QqG

李峻嶸:社區大爆發的慘痛教訓- 20200730 - 觀點 - 明報新聞網

https://ift.tt/2Nbn9hR


Bagikan Berita Ini

0 Response to "李峻嶸:社區大爆發的慘痛教訓- 20200730 - 觀點 - 明報新聞網"

Post a Comment

Powered by Blogger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