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民檢測計劃關鍵七日「埋單」,結果是不足 120 萬香港市民自願參與檢測,翻查㐂娥正苦就全民檢測的說法,應該是只達到人數的下限。加上檢測至今,問題多多,沒有經過招標程序的外判檢測公司,一天的檢測量只是原本宣傳的十分之一,部份檢測中心,又爆出防疫物資不足的情況。最後關頭,劏房波還為檢測護航,呼籲市民勇踴參與檢測,表示正苦已經為全面經濟復甦做好準備。
連全民檢測的安排也做到一塌糊塗,實在攪不懂劏房波的自信是從那裡來?在㐂娥正苦只識派錢,雜亂無章的抗疫措施下,我們真的:比佢攪到有抗疫疲勞!一場明知吃力不討好,「錯晒 timing」 的全民檢測,為什麼㐂娥仍然一意孤行呢?我還是去向游老師請益好了!
游老師雖然已經是長者,但他也沒有去參與自願檢測,他表示今次相信「廢衛」,全民檢測明顯是「多舊魚」!但政府寧做全民檢測,也不還市民的投票權,令到他覺得全民疫測肯定不可告人的目的。直到日前,他突然收到一位操北角 fucking 口音人士,代表大紅星會的地區服務處打電話給他,表示可以為他辦理回鄉證續期,方便游老師疫後返鄉下 ,而且他們的服務點遍布大灣區,游老師靈光一閃,一切謎團便解開了!
「難道又有政治盤算?㐂娥不是七情上面地表示,抗逆是沒有政治目的的嗎?」游老師跟我說:「那你應該看一看陳健民教授在Youtube的《健民書房》第23集,㐂娥正苦明顯已經陷入『塔西佗陷阱』,講乜都無人信!何況,㐂娥靠得住,維尼會上樹,分別只是有證據踢爆㐂娥,還是合理懷疑;而早前那位 fucking 人士的來電,便為我帶來了證據。」
我請游老師別再吊我的胃口,盡快為我解謎。原來游老師一直有留意到,去年區議會選舉,獻世派以為「實食無黐牙」的長者票中,66 歲以上的新增選民大升 4.8%,但實際投票人數只較 2015 年區議會選舉只多了 1.2 萬人,平分 18 個區,每區增長只多了 667 票,難怪獻世派會輸到high high!但這種意味著獻世派基本盤動搖的說法,從來都沒有得到科學的統計,在未得出結論之前,再次進行選舉,獻世派隨時被連根拔起;這已經是一個客觀的理由,令㐂娥正苦不得不推遲選舉。
因此硬推全民檢測,便為獻世派創造了一個光明正大的理由,全港疏理一下他們的支持者,他們的底票還剩多少?結果,關鍵七日的登記人數只有120萬,即獻世派大概130萬支持者中,最少已經又丟了十萬票;當中只有荃灣多區及觀塘的秀茂坪長期爆滿,其他各區登記人數也只是「有限公司」,那便知道去年落選的獻世派議員,只有部份仍是全力以赴的吧!
我馬上說:「那很好呢!就算抗爭派現在如何反智,明年立法會選舉,民主派仍是有大勝的可能!」游老師冷笑了一聲說:「美德呀!你真是想得美!如果選民一如月餅,可以合法地,無限量生產,你認為民主派還有希望嗎?」不是吧!這是一個驚天大陰謀,過去的選舉,我們常聽到「種票」的檢控,最誇張一次是「一屋七姓十三人」,但現在是合法種票,那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呢?游老師說:「關鍵就在大灣區!」
游老師續說,在正苦還未決定延選舉之時,屍歪連同一眾獻世派人造人,已經不停要求㐂娥,要設立大灣區投票站,方便未能回港的選民投票。他們為達目的,不惜夾硬曲解選民定義中的「長期居留」意思,而不考慮分日期、分年齡層、甚至一如全民檢測,進行預約投票。後來,正苦一意孤行,剝奪我們的投票權,但獻世派已搭好的「棚」,那有浪費的理由呢?正當,我們的注意力集中在 9 月 6 日,PoPo如何令一位12歲女孩變成形容跡可疑,又如何以最低武力,在地上拖行一位少年二十多米,還無理拘捕一位新巴車長之時;大紅星會已公布成功爭取港人可在內地的公安廳補辦回鄉證!大紅星會的內地中心,還會很積極地為有需要的香港人提供服務呢!
我大叫一聲:「什麼?可以在內地的公安廳補辦鄉證,那大紅星會豈不是知道,誰是大灣區的香港人?」游老師說:「最驚嚇應該是,製造更多香港選民在大灣區合法投票;因為我們從來都不知道,所謂大灣區的香港人有多少,而透過這個不用回港,已經可以透過回鄉證,證明香港人身份的服務,豈不是可以短時間補回那丟了的十萬票!而且到投票時,就算正苦沒有更改選舉條例,你認為民主派的選舉監票人,有可能到大灣區票站監票嗎?到時,大灣區的選管會黨委說有 20 萬人投票,就是 20 萬;話有 50 萬人投票,我們也只能相信有 50 萬,所謂香港人投票了!」
我終於明白去年反送中運動之後,為什麼「嗰個女仔」有膽色在上亞厘畢道,問候㐂娥的娘親,原來㐂娥在爭取連任第一責任人之前,要「做靚條數」是要靠大紅星會的。
如欲看到更多評論,可關注 Facebook:譚美德
September 10, 2020 at 11:06AM
https://ift.tt/3jVyAJ4
大灣區選民要來了| 譚美德 - 立場新聞
https://ift.tt/2Nbn9hR
Bagikan Berita Ini
0 Response to "大灣區選民要來了| 譚美德 - 立場新聞"
Post a Comment